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 > 针灸历史 > 文化交流

明清,中欧医学交流

2022/10/26 21:19:49      点击:


明清时期,中欧医学交流有了长足的进展,尤其是针灸术也传到了欧洲,甚至有些大医院也开始采用针灸治疗。

加尔唐(1508~1578)曾记载,到过中国的医师,16世纪即已在欧洲应用针术。

1577年,西班牙传教士来福建,返国时携去大批古今医书。

1582年,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(Matteo Ricci)到广州,1601年到北京。他所撰《西国记法原本》介绍了一些西方生理知识。其后1597年龙华民、1613 年艾儒略、1629 年汤若望、邓玉函、罗雅谷等相继来华,他们先后译述出版了天文、水利、医药等方面书籍多种,如邓玉函译述的《泰西人身说概》,罗雅谷、邓玉函、龙华民译述的《人身图说》等书,将欧洲的解剖、生理学知识介绍到我国。

1643年,波兰传教士卜弥格(Michel Boym)到中国,他在华期间选译了一部分中医理论、脉学与药物学知识,在欧洲陆续出版。

1658年,荷兰人旁特(Dane Jaco Bondt)出版了一本关于印度自然史和医药的书,书中谈到针刺术。

1671年,法国人哈维(Harvien•R•P)在法国出版了法文《中医秘典》,其中详细记载了针灸疗法。

1676年,荷兰人布绍夫(Busschof•H)专门介绍灸术的文稿被译成英文,取名为《痛风记集》,于伦敦出版,这是现知西方最早专门记述灸术的文献;同年,哥尔福西斯(Geilfusius•B•W)用德文写出《灸术》一书,在马尔堡出版。

1677年,哥荷马(Gehema, J•A• )在汉堡出版《用中国灸术治疗痛风》一书。

1680年,卜弥格用拉丁文译述的《医钥和中国脉理》在德国出版。

1682年,克乐伊尔(Cleyer•A.•)在德国出版了拉丁文的《中国医法举例》,书中附有经络与脏腑的插图68幅。

1683年,荷兰医生赖尼(William ten Rhyne)在英国出版了一本《论关节炎》(有译为《论针刺术》者),书内有一节为应用针刺治疗关节炎的内容,这是欧洲所看到中国针刺术的最早文献之一。

1684年,布兰克尔(Blankaurt•S•)在荷兰出版了《痛风专论》一书,其中谈到了中国针灸术治疗风湿病的效果。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约在18世纪先后被摘译成德、英、法文。其中亦有部分针灸内容。

1694年,德医甘弗氏介绍中国针灸术到法国。

1735年,耶稣会士杜赫德(Duherder) 在巴黎刊印《中华帝国志》第三卷为中医专辑。此辑译出了《本草纲目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脉经》、《名医别录》、《医药汇录》等部分内容,还列举了许多中医处方。

其后,我国的针灸术传到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瑞典、比利时等国家。到19世纪初,在法国,一些大医院开始采用针灸治疗。

1813年,罗穆斯特(Remusat, A•)用法文在巴黎出版了《关于中国医史研究》一书。

1820年,皮尔森(Pearson)在伦敦出版了英文《中国医学史》书。 1820年后美国医学杂志开始选载欧洲用针刺术的经验和学术报告记录。

1825年,著名化学家医生贝弗兰克林(FranklinBache)在美国用法文翻译出版了莫兰德(Morand)的《针刺术研究报告》一书,并亲自选择病例试用针刺术治疗。其他医生也报告了针刺术对神经痛、各种风湿及其它一些病症有疗效的病例。1828年,由Tscharukowski把针术介绍到了俄国。到19世纪下半叶,针刺术在美国医学界已很少应用。

从公元1680年至1840年,在欧洲用德、法、英、意、西文发表的针灸文章,今天尚可见者有80篇之多,其中17世纪2篇,18世纪5篇,19世纪1840年以前73篇。


《针灸医学史》林昭庚•鄢良/著